top of page
背景調查

重新編織

確定項目目的後,我們進行了背景研究,包括文獻綜述和競爭分析,以深入了解中國的環境循環利用意識背景。

User Research: Our Story
User Research: Text
Drawing of Wool Yarn

文獻評論

回收現狀

缺乏環保意識

生產現狀

願意加入環保計劃但沒有能力

消費現狀

可持續發展的支持者

競爭分析

Screenshot 2021-05-03 at 13.31.17 (2).pn
User Research: Impact
生成研究

重新編織

我們進行半結構化訪談和焦點小組討論,以深入了解目標用戶在處理舊衣服時所獲得的獨特體驗。特別是,我們想了解他們的用戶特徵,對使用回收應用程序的偏愛,他們使用這些應用程序時的目標和挫敗感以及他們對衣服回收的態度。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消費者處理二手衣服的方式受到四個變量的影響,這些變量包括價格,偏好,回收渠道和處置方法。

User Research: Our Story

採訪中的見解

潛在用戶:

  1. “昂貴”的負擔:購買價格高昂的二手衣服將成為一種負擔,因為用戶不願將它們扔掉並且他們不知道如何回收它們。購買價高的舊衣服將被存放在家裡,佔用了存儲空間

  2. 新興方式:縫製和修補舊衣服已成為一種新興的可持續消費方式。 59%的人說他們願意重新設計或修理以高價購買的舊衣服。

  3. 額外費用:衣服回收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是阻礙用戶繼續進行可持續行為的重要原因。

  4. 混亂的市場:來自電子商務平台的工匠說,混亂的價格談判,消費者需求中的協調困難,交易的安全性和時間表是他們交易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工匠:

  1. 熟人業務:大多數客戶是由熟人介紹的,並且擁有自己的關係網絡。

  2. 中老年客戶:客戶年齡主要在40到65歲之間。

  3. 定制:他們將根據描述為客戶提供所需的針織品。

  4. 單一的在線宣傳渠道:WeChat Moment是他們擴展業務的唯一途徑。

  5. 原材料來源:他們的羊毛(原材料)來自批發市場或客戶帶來的毛衣。

  6. 低利潤:他們主要賺取人工費用。

我們的用戶研究概述

User Research: Projects
Screenshot 2021-04-29 at 14.24.11 (2).pn

角色

重新編織目標用戶

設想

User Research: Portfolio

場景1

楚露收集了一批他不想要的衣服,並希望將它們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或慈善機構。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联系需要衣服的機構。為了捐贈衣服,他下載並打開了Reknit應用程序。他發現他可以通過附近的回收站將衣服捐贈給公司,並獲得可在購物中心使用的優惠券。同時,他還可以知道他的衣服被運往哪裡進行後處理。這種透明的方式使他對捐贈感到更有意義。

重新編織

©2021 by ReKnit。用Wix.com自豪地創建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bottom of page